图源自视觉中国
3月16日晚间,儿童药企业葫芦娃(605199.SH)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亿元,计划2.5亿元用于南宁生产基地二期项目,1亿元投入数字化建设项目,另外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相关资料图)
公司表示,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会使用自筹资金预先投入项目建设,募资到位后进行置换,如果实际募资额不能满足相关的资金需求,剩余部分将由公司自筹。
首次定增折戟,改为发债“找钱”
这是葫芦娃上市以来第二次公开募资,但资本市场对此似乎不太买账。
募资公告发布次日,葫芦娃收跌2.03%,报16.4元/股。此时葫芦娃的股价相较于上市初期的高位(49.62元/股)已经跌去66.95%,市值蒸发近133亿元,相当于目前的两个葫芦娃体量。
葫芦娃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主要围绕儿童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类、补益类产品进行布局,经营业务为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拥有“葫芦娃”“葫芦爸” “葫芦妈”三个品牌的儿科产品系列。此外,公司还有成人产品系列和妇科产品系列。
2020年7月,葫芦娃成功闯关上交所,但第一次从资本市场“找钱”并不成功,且自身经营一直是增收不增利境况。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53%至13.5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0.63%至7213.79万元;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04%,净利润再次同比下降7.08%。
通过自身经营获利来支撑公司其他投入,这一举措并不现实。2021年2月,葫芦娃发布定增公告,拟向不超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10亿元,4.43亿元用于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2.57亿元投入南宁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剩余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该募资方案在2021年9月就获证监会核准,但之后一直未能落地。
一年后,批复到期自动失效。葫芦娃称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和发行时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未能在有效期内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
扩产能迫切,急需资金输血
对于葫芦娃来说,募资有两大迫切性,一是产能扩充不能停,二是公司确实缺钱。
在2021年募资方案中,葫芦娃声称公司的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生产线出现产能不足,多款产品将在未来2、3年出现产能将不足情况,严重制约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拟通过建设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增加公司产品产能。
根据当时的披露,葫芦娃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产能利用率高达约95%,克咳片产能利用率高达约90%,通脉胶囊、肠炎宁胶囊产能利用率高达约85%,小儿康颗粒、肠炎宁颗粒产能利用率高达约80%。产线接近满负荷运转。
而这早在公司IPO之际就显现苗头。根据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公司颗粒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1.83%、80.45%、87.38%,逐年升高。
图源自葫芦娃招股书
但令人费解的是,葫芦娃在上市前夕删改了募资用途,金额也随之大幅缩水,从4亿元降至1.51亿元。
上市募资额缩水,首次定增募资流产,为公司平添了经营压力。
从之后的财报来看,葫芦娃的扩充产能计划没有停歇,2022年中报显示,公司在建工程期末金额同比增长31.87%,主要系“广西南宁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及“海口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 项目建设投入增加所致。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7761.55万元、-1.17亿元、-9360.68万元。对此,原因仍离不开子公司广西维威 “广西南宁生 产基地二期项目”“海口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投入增加。
2022年前三季度,葫芦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出3.02亿元,季度末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70亿元。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孙骋)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