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季报的陆续披露,2023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的整体仓位也逐渐“水落石出”。
(相关资料图)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1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继续加仓,平均仓位较去年4季度增加了1.11个百分点,至86.25%。
其中,有近6成主动偏股型基金都“开足马力”买买买,指向市场风险明显偏好回升。
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3年1季度末,全市场共有7028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
该类基金整体仓位为86.25%,较四季度大幅提升了1.11个百分点。
这也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连续第二个季度提升仓位。
从历史上,偏股基金平均仓位达到85%以上,已是罕见的配置,但考虑到市场刚刚从大幅调整中复苏,这样的配置可能风险并不大。
在纳入统计范围的6685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有3288只基金四季度末股票仓位在90%以上,占比48%,较二季度增加了6.14个百分点。
其中,万家基金的创业板2年定开基金股票仓位接近100%,位居所有偏股基金的第一位。
此外,业内还有4只仓位在99%的偏股基金,分别为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股票基金、富国科创板基金、华夏磐润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东方红恒元基金。
这显示极限持股不是“个例”。
choice数据还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前十的公募基金,一季度有8家选择加仓。
其中,华夏基金是四季度加仓幅度最大的大型基金公司。其季度末主动偏股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6.36%,较上年末增加了2.52个百分点。
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的增仓幅度紧随其后,平均仓位分别上升2.3个百分点、1.85个百分点。
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汇添富基金的股票仓位最高,平均仓位为89.43%。
2023年一季度,明星基金仓位有所分化,增减皆有。
1季度,信达澳亚的冯明远加仓明显,加权平均仓位由76.74%增至93.1%,增幅超16个百分点。
从比重来看,其管理的信澳研究优选混合基金加仓较多,仓位从76.74%提升至88.22%。
冯明远认为,展望二季度,随着TMT板块部分公司加入AI或数字经济等热门概念的创新,以及半导体和制造业正经历触底反弹的复苏,市场整体会逐步回暖,产生一定正面效应。
除了冯明远外,一季度,杨瑨、张金涛、谢治宇、胡昕炜等头部基金也进行了小幅加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个别基金经理的仓位“猛冲”。
数据显示,一季度,崔宸龙的整体仓位虽然变化不大,但其管理前海开源沪港深新机遇,仓位由4.63%增至93.49%,增幅超88.87 个百分点。公告显示,一季度,该基金增发了C份额。
在一季报中,崔宸龙表示,该基金将会重点关注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医疗器械、AI、自主可控、半导体等成长性较好的方向。同时会跟随经济运行周期规律,配置包括贵金属、稀有金属、能源等上游资源品以及消费类行业中较好的投资标的。
有着“活体半导体指数”之称的蔡嵩松在1季度竟然降低了仓位,估计会大出市场意料
统计显示,蔡嵩松管理的超大型基金诺安成长,一季报仓位69.69%,相比前一季度末82.42%的持仓比例,降幅超12.5个百分点。
另外统计显示,诺安成长当季度规模净增加27.5亿元。而该基金持股市值则从上个季度近205亿降到了一季度的192亿元一线。
也就是说,基金获净申购27.5亿元和基金经理减仓13个亿是当季度诺安成长仓位降低的共同原因。
而在这也是该基金,继2018年末后首度仓位低于70%。
这样的操作是落袋为安,还是小幅转向的前奏?
蔡嵩松在一季报中解释称,芯片板块的两大细分领域,在一季度都到了临近拐点的阶段。
其中一点是芯片设计板块,从 2021 年四季度开启的芯片产业下行周期,随着疫情落下帷幕,在今年一季度拐点将至。产业端一季度库存水平接近正常,各厂商二季度毛利率水平见底。伴随着疫后经济恢复,未来需求端将对设计板块持续拉动。
同时,应该觉察到,随着 chatgpt 的问世,人工智能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将影响几乎我们所有的行业,或将成为未来最强的产业趋势。海外引领,从算法大模型持续迭代,到各种应用接入 AI,再到算力芯片的突飞猛进,产业进展迅速。而算力几何级的增长和边缘侧硬件的拉动,都是未来芯片需求的重要增长。新需求将让芯片周期拐点提前到来。
除了蔡嵩松以外,刘格菘、郑澄然、周蔚文等明星基金经理的仓位也小幅下降了1~2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