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乐趣无穷(资料图)。
(资料图片)
□记者 吴学刚 崔庆琳 吴 伟
题记
这原本是一所地处偏远的乡村小学,多年来,一支无怨无悔、默默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教师团队帮助孩子们摆脱愚昧,让希望之花绽放在大山里……
5月26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六枝特区牂牁镇板亭小学的学生们早早就在操场上等待前来慰问的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六枝特区支行和六盘水日报社的叔叔阿姨们。
板亭小学是一所村校,“整洁的校园、和谐的氛围,如果不是看到周围环绕的农田和村居,我还以为这里是集镇学校。”有人感慨地说。 在大家的想象中,板亭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条件可能不怎么样,没想到是如此整洁干净的校园。尤其让大家吃惊的是,2022年六枝特区全区小学期末学业评价中,学校部分班级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六枝特区质量监测中排名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老师们拼搏、敬业、忘我奉献的结果。他们用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诠释着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初心。
改变首先得益于六枝特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政策。六枝特区通过建强乡村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确保落实好国家教育扶贫政策。
板亭小学是牂牁镇的一所村级完小,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14人、在岗教师9人。学校现有市级骨干班主任教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教坛新秀1人、师德标兵1人、优秀教师1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近三年来,有3名教师在镇级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5人获区级以上论文评选等级奖,1人荣获区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3人荣获区级优质课评选二等奖,2人指导学生荣获市级征文优秀奖,8人次获镇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板亭小学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分别为祝圣庵私塾和秀峰农中,几十年间曾几度更名,有过重建、合校的多次变革,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屹立在老王山脚下。学校于2000年合并后,从以前的瓦房校舍搬迁到牂牁村板亭组的新校舍,取名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板亭小学。2016年8月撤乡并镇后,学校更名为六枝特区牂牁镇板亭小学。
对于板亭小学的巨大变化,在这里工作了10年的教师李春艳感触颇深,更坚定了她扎根学校的决心。如今,全校9名老师全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每个老师至少上两门课,周课时在20节以上。卢玉婷老师除了任教4个年级的英语外,还兼任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尽管学校距离住宿地有8公里,她仍然坚持家访,尤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到一家,她都会详细询问学生生活起居和学习状况。
“我们的校园变化太大了,真的好喜欢在这里上学!”说起学校的变化,六年级男孩周博文格外开心。2018年,学校所有班级都安装了班班通,老师上课图文并茂,尤其是投影仪更好用、更清晰。
学校图书室配备图书22个大类、2913册,并配有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报刊、音像资料、电子图书等,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课外阅读的需要。
学校硬件条件改善了,校园文化建设还得靠自己。2013年到板亭小学工作以来,校长毕书泽一方面继续采购办公设施设备,精心布置教师办公室,为教师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他发动全体教职工行动起来,布置校园文化墙。
在班主任的积极组织下,学生们自主充实班级文化,用手抄报、习作、绘画等美化教室和走廊环境。在教务处、少队部等部门组织下,依托社团活动和课后延时服务,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六一”文艺汇演,丰富学生在校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乡村学校校长,要发挥积极作用,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毕书泽说。
记者手记
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作为乡村小学,板亭小学的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他们都有一个共识,“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要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让他们为祖国建设发展添砖加瓦”。多年来,这里的老师始终坚持学习学科领域中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学习,认真踏实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凭着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让自己所教的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他们从不沾沾自喜,更不满足现状,课后经常相互交流教学经验。爱校如爱家的他们深信,只有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沿,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