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汾阳杏花村景区探索酒文旅融合新路子。
体育赛事景区办,文旅融合新路子。北武当山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参赛选手,盛况空前。肖继旺摄
(相关资料图)
夜幕下的张家塔村,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肖继旺摄
民俗旅游和文旅产业,让昔日寂寥的古村落重现生机。肖继旺摄
集雄、奇、险、秀于一体的北武当山奇峰耸立。
依山傍水的碛口古镇,续写着文旅产业新的辉煌。
吕梁,雄踞晋西,连绵纵横的山脉,滔滔不绝的黄河,清香爽冽的汾酒,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眼下,正是吕梁大地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纷至沓来的游客,赏美景、品佳酿、听传奇、览风情,大美吕梁以无限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吕梁市旅游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市共有文物古迹5900余处,国家4A级景区12处,3A级景区1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7处,各类乡村旅游景点140余处。近年来,吕梁市充分发掘境内丰富的文旅资源,加快补齐文旅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景区宣传推介力度,优化文旅产业发展软环境,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吕梁市投资363.81亿元,启动开发了31个文旅建设项目,其中,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同时,还启动了碛口和杏花村5A级景区创建工程,以及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工程。通过集中力量打造酒文旅胜地和黄河板块旅游目的地,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让文旅产业逐步成为推动吕梁经济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以文带旅 碛口古镇焕新颜
奔涌的黄河水不断向前翻滚,朵朵浪花不时拍打着河岸,从而发出阵阵激越的声响。河岸上昔日客商云集、店铺林立的商贸古镇,如今已是游人如织。来自陕西的孙立哲是一所高校美术专业的在校生,他正凝视着远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民居,用画笔飞速地在纸上临摹。“这里就像现实中的桃花源一样,难怪能让美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对这里赞不绝口。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这里的独特魅力。”孙立哲一边创作,一边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漫步在夏日的碛口古镇,仿佛穿梭在时空隧道当中,青砖灰瓦的院落、斑驳残缺的墙壁、古朴典雅的民居,这里到处有文化,遍地是艺术。临县碛口景区管理中心规划科科长白永军介绍,碛口古镇是集明清建筑、民俗风情、晋商文化、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于一体的传统古镇,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货栈、票号、当铺、钱庄、码头等商业建筑,以及原生态的古村落和生产生活方式。正是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每年都会吸引大批艺术工作者前来采风。 白永军介绍,近年来,为了改善碛口古镇的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景区质量,吕梁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景区环境卫生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启动了东入口、西云寺、五里长街等古建筑的修缮修复工作,逐步恢复了碛口古镇的历史风貌。与此同时,景区还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和古村镇文化,优化和提升室内布景,增加民俗表演、非遗说唱和实景演出,使景区的外部景观和内部文化风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傍晚,夕阳西下,黄河岸边的老艺人弹奏的三弦书伴着奔流的黄河水向远方激荡。大型实景剧《如梦碛口》精彩上演,荡气回肠的故事、精彩绝伦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向观众展现出了碛口过往的繁华与落寞。“亲身游览加上故事化的展示,让我对碛口的印象更加立体和形象,也加深了对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文化的理解。”孙立哲对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碛口的生命在于文化,让游客读懂碛口,就需要帮助游客理解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的民俗表演、实景剧、导游讲解和民俗风情体验,都是为了帮助游客加深对碛口文化内涵的理解。”临县如梦碛口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炜如说,下一步的景区综合开发过程中,要在整体性和协同性上寻求突破。除了在硬件设施上更加注重碛口核心景区同西湾村、李家山村的关联外,还要在民间手艺、非遗传承、文创产品制作、民俗活动体验等方面实现更深入的关联,力求使碛口大文旅产业得到整体升级。 “以文带旅,才能保持文化景区持久的生命力。碛口的开发和保护就是一场对于新时代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新探索。”白永军对此深有体会。
赛事助力 北武当山“火出圈”
今年6月24日,来自上海、贵州、宁夏、河北、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全国9个省区市的近3000名马拉松和健步爱好者云集北武当山,角逐以“多彩北武当激情马拉松”为主题的2023“方山农商行杯”北武当山半程马拉松赛。 当日上午8时,比赛鸣枪开跑。随着发令枪响,参赛选手们迈出矫健的步伐,在沿途迷人风景的陪伴下,向终点奔跑。本次赛事的赛道途经武当村、下昔村大桥、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和田园综合体等著名景点,串起了北武当山最美的文化田园长廊。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赛事设在北武当山,旨在让广大跑友在奔跑中领略“三晋第一名山”的迷人风情,感受大美方山的独特魅力。 赛后,参赛选手纷纷被主办方的精心安排和北武当山独特的文化和景观所折服。来自宁夏的选手罗壮壮说:“这是一次富有文化味道的马拉松比赛。”北武当山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让选手们领略到了体育的文化魅力,同时,也让北武当山这座道教名山,随着这场体育赛事在选手中间和网络上迅速“火出圈”。 据了解,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古称龙王山,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圣地,始建于夏禹,鼎盛于唐,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北武当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道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集雄、奇、险、秀于一体,被称为“三晋第一名山”。景区规划总面积80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由72峰、36岩、24涧组成,有25处自然景观、29处人文景观。 近年来,方山县充分挖掘北武当山丰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抢抓文旅融合机遇,探索以北武当山为主导的方山全域旅游新路子。方山县文旅局局长郭建文表示,全域旅游要以核心景区的打造为龙头,串联起全县的特色民居、廉政文化、非遗技艺和康养产业。此次赛事活动放到北武当山风景区举办,是近年来方山县乃至吕梁市在文旅事业发展方面进行的一项全新探索,旨在利用体育赛事的广告效应来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促进体育运动和文旅融合发展。北武当山作为方山旅游的一张王牌,自然成为了宣传和推介的重点。 为了丰富赛事体验,让参赛选手能够更好地感受方山独特的文化风情和优美的自然景观,真正形成方山全域旅游新概念,本次赛事的主办方还专门设立了一票游方山和短视频大赛两项活动。所有参赛选手都获得了一张方山旅游通票,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景区景点完成打卡后,可到指定地点领取活动纪念品。 与此同时,参赛选手还可通过北武当山景区抖音官方账号报名参与“飞越北武当、醉美大吕梁”抖音短视频大赛,根据发布短视频播放流量数值进行评选奖励。据统计,本次赛事活动期间,现场网络直播的总点击量达到330万余人次。郭建文介绍,通过举办本次赛事,极大地宣传了方山文旅的“五张名片”,带火了一座山、一个人、一泓湖、一道沟、一处村,扩大了北武当山、于成龙故居、龙渊湖、梅洞沟、张家塔村等景区和景点在全国的知名度。
民俗乡游 张家塔的振兴路
今年7月1日,传统民俗纪录片《张家塔》正式上线。一座隐藏于吕梁山深处的小山村,通过网络和电视,向世人展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这座拥有35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坐落于方山县峪口镇的深山之中。据张家塔村党总支书记王军峰介绍,张家塔民居由36个院落、252孔窑洞组成,始建于清代,是张家塔村赵姓始祖赵山及其后代共八代人共同努力,依山就势建成的城堡型民居群。整个聚落用高墙围起,置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并修建砖灰结构地下甬道(地道),贯通所有院落。2016年,张家塔村凭借其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被纳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然而,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却一度因为交通、信息和保护修缮等因素的制约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张家塔村也和其他深山里的村庄一样,陷入长久的寂寥和落寞。从2020年开始,方山县累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对甬道进行了全景规划和保护修缮工作。特别是2021年4月,方山县启动了张家塔古村落项目开发,对张家塔民居按照旅游价值功能进行分区规划和统一开发。根据规划,整个张家塔民居被分成了观光区、休闲区和沟壑花海区,在坚持古村格局完整、有序保护的前提下,对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创新与创意开发。经过两年多的持续修缮和开发,张家塔的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业态得到了极大丰富。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涌入这个曾经落寞的小山村,村民们也从逐渐红火起来的旅游业中嗅到了新的商机。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乡村民俗展演、非遗技艺传承和游客接待等行业中来。村民赵继兰就是看到民俗旅游的巨大商机后,在村里开起了一家小卖店。随着每年来张家塔的游客量逐步增加,她的小卖店收入也越来越高。“旅游开发让我们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一家人都沾了民俗旅游业的光,现在不仅守着家里就能赚到钱,而且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也充满了信心。”赵继兰高兴地说。 除了将传统的民居开发成旅游资源外,张家塔村还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和媒体传播来扩大其知名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纪录片、民俗艺术宣传片开始走进张家塔村进行取景和制作。纪录片《张家塔》的成功上映,又一次拉近了张家塔和世界的距离。正如王军峰所说,文化和旅游让张家塔找到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光明道路。 近年来,吕梁市不断加大文旅融合步伐,以文带旅,以旅彰文。据统计,近一年当中,吕梁市就有2项非遗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目录入选16项,省级非遗目录入选53项。同时,临县道情现代戏《大河清清》、舞剧《刘胡兰》《吕梁英雄传》等一批精品文艺剧目,也在国家和省级舞台上频繁亮相。吕梁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总体设计,编制了《吕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吕梁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吕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等市级规划,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 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在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会议上表示,要打造一批文化地标,提升一批文创产品,叫响一批文旅品牌,着力补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为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走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
本版文字:黄川川
标签:
相关新闻